廣州市財政局高度重視政府采購信用管理工作,不斷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jiān)管機制。日前,廣州市財政局印發(fā)《關于政府采購項目應用公共資源交易信用的補充通知》(下稱《補充通知》),對在政府采購評審活動中采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政府采購領域信用評價體系3.0”(以下簡稱“政府采購信用3.0”)數據做了進一步的規(guī)定。
據統(tǒng)計,自政府采購信用3.0推出以來,目前已運用于1.6萬余宗政府采購項目中,涉及金額超700億元,全面提升了廣州市政府采購信用體系建設水平,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信用樣本。
為供應商繪制“信用臉譜” 賦予“信用分值”
根據《補充通知》,自2024年5月13日起,全市預算單位采用公開招標、競爭性磋商方式進行綜合評分的項目,在評審活動中均應采用“政府采購信用3.0”數據。這意味著“政府采購信用3.0”應用領域更加寬廣,推動政府采購市場更加健康發(fā)展、信用監(jiān)管水平更加精準科學、營商環(huán)境更加優(yōu)化可信。
“政府采購信用3.0”是廣州市財政局會同市政府采購中心共同推出的,應用于政府采購領域的最新交易信用指數體系,采用“公共信用+市場信用”雙維度,包含信用分應用和開展履約評價兩部分,歸集政府采購供應商的司法信用信息、行業(yè)信用評價信息、交易行為信息等9類信息,對政府采購供應商的資質、履約能力、項目履約評價和行政處罰等信息進行定量定性分析,為供應商繪制信用臉譜、賦予信用分值,其中公共信用信息、交易信用信息和跨區(qū)域信用信息,分別占信用分值70%、20%、10%。
據介紹,當前該信用平臺已采集超過9萬家供應商的信用信息,為精準實施“信用畫像”提供了基礎。
廣州按照“試點先行、全面推廣”的步驟有序推進,通過廣東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無縫應用到廣州市所有政府采購項目和電子賣場交易中,將碎片化的信用信息串成線、連成面、織成網,實現(xiàn)一站式查詢信用信息,助力各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打通信息孤島,進一步構建起全覆蓋、全方位的政府采購信用管理體系。
建立“信用查詢+信用承諾+容缺受理”的誠信管理模式
“‘政府采購信用3.0’的應用,有助于提升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誠信度,推動建立‘信用查詢+信用承諾+容缺受理’的誠信管理模式,讓‘誠信優(yōu)質企業(yè)脫穎而出’逐漸成為常態(tài)?!睆V州市財政局相關處室負責人說道。
據介紹,廣州通過升級建設信息平臺,將現(xiàn)有云平臺上實施的所有政府采購項目和簡易采購的供應商履約情況信息匯集,并推送至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信用平臺。信用評價實行每日一評、動態(tài)更新,信用評價分及時公布并運用到政府采購項目中,在評審中占5%的權重。定期對履約評價情況進行抽檢,并將履約評價信息進行歸集、總結和應用。使信用分值成為供應商能否中標的關鍵因素。
廣州建立“信用查詢+信用承諾+容缺受理”的誠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以信息共享為基礎,以信用監(jiān)管為核心,覆蓋事前、事中、事后全環(huán)節(jié)的多元化綜合信用監(jiān)管體系。事前,投標供應商均需簽訂投標承諾函,部分交易信息由供應商事前主動承諾,接受社會監(jiān)督;事中,實施跨部門協(xié)同信用分類監(jiān)管,包含行政管理、司法、行業(yè)主管部門實施的獎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作用;事后,實施動態(tài)信用分類管理,監(jiān)管單位可根據信用評價結果、監(jiān)管關鍵點,采取差異化措施,推動“信用+貸款”,評價為“優(yōu)”的供應商能享受到“政采貸”。
據悉,“政府采購信用3.0”相關做法和成效獲評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指導的第五屆“新華信用杯”全國優(yōu)秀信用案例。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穎思 通訊員:穗財宣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