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作為全國4個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國家級試點之一,安徽蚌埠在2016年5月11日曾以97.5分的成績順利通過國標委組織的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驗收,這是迄今為止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業(yè)標準化試點項目的最高分,也是安徽省服務業(yè)標準化試點項目的最高分。
現在,這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試點“高分生”,正以“放管服”為抓手,通過兩網三系統工程推動招投標交易全流程上網,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使公共資源交易向更高層次邁進。
新跨越 全流程電子化
據了解,蚌埠市立足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和交易數據的分析應用,以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為支撐,在“一網運行系統”的基礎上,高標準建成了全市統一的安徽蚌埠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網、安徽蚌埠公共資源交易監(jiān)管網、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電子交易系統、電子行政監(jiān)督系統。
以2017年3月投用的農村產權電子交易系統為例,該系統的上線,實現了評標報告的電子化,在網上開評標項目評標結束后,可以自動生成項目的評標報告;完善了招標文件范本,為投標人投標提供了方便,節(jié)省了投標人研究不同招標文件模板時間,減少了投標人因招標文件模板不一致而影響投標的情況。
此外,蚌埠還對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在投標企業(yè)系統中增加遠程解密功能,對招標文件進行配套修改。
目前,通過上述“兩網三系統”的打造,蚌埠基本實現了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全流程電子化——投標企業(yè)一地注冊,全市互認。
“零跑路” 招投標全流程上網
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總體要求,蚌埠市在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的基礎上,力求做到讓招投標人“零跑路”。
為實現這一目標,蚌埠市還為各招標采購單位辦理發(fā)放數字證書(俗稱CA鎖),采集單位公章、法定代表人印章、法定代表人手寫簽字制作電子簽章,項目申報時使用CA鎖在網上對申報材料進行電子簽章確認,無需再到現場遞交紙質申報材料,招標文件發(fā)布、補遺答疑等全部在網上進行,實現一把CA即可通行蚌埠。
數據顯示,目前蚌埠市區(qū)已發(fā)放招標人CA鎖215個,三縣共發(fā)放162個。
目前,蚌埠從定點采購項目進行試點,已經可以實現開標時投標人無需到開標現場,遠程解密投標文件即可參加投標。詢標、詢標回復等全部在網上進行,投標人加蓋電子簽章進行確認,整個過程通過網上開評標系統和投標人系統間數據交互實現,初步實現了讓招投標人零跑路。
據測算,到2017年11月,蚌埠通過全流程電子化已為投標人節(jié)省招投標文件制作費1446萬元。
下一步,蚌埠計劃將“投標現場無人化”逐步覆蓋到全項目。
來源:新華網